-
兰州火车站的“兰”并不是错别字。在中国,许多地名中的“兰”字并不是指错误,而是因为历史、文化或者地理原因而使用的。
“兰州”这个地名由来已久,其名称来源于古代的“兰州卫”,是明代设立的一个军事卫所。至于“兰”字的使用,有以下几点原因:
1. "地理特征":兰州地处黄河上游,周围有大量兰花生长,因此得名“兰州”。
2. "历史文化":在古代,兰花被视为高洁、清雅的象征,因此“兰”字常被用来表示美好的寓意。
3. "历史传承":地名一旦确定,往往会被沿用很长时间,不容易更改。即使有些人认为“兰”字有误,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,更改地名的可能性很小。
所以,兰州火车站的“兰”字并不是错别字,而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。举报 -
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。40年来,中国铁路尤其是中国高铁实现飞速发展,成为一张闪亮的“中国名片”。说到中国铁路的发展,自然离不开铁路沿线的火车站。
一、写错字的火车站是兰州站
随着高铁线路的不断发展,各个城市的火车站也在不断升级改造,越来越有特色。
当然,不论车站建筑怎么让人惊艳,最大的特色一般都会在建筑顶端凸显自己的地名,这样做一举两得:一是标明自己的地域特色;二是能让途径的旅人一眼知道自己究竟身处何处。
在这些火车站中,有一处是特别让人惊讶的。它地处我国西南交通要道,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星。没错,它就是兰州。
让人惊讶的是,兰州火车站的“兰州”两字皆是错字:“兰”字的第一横最长,下面两横较短;“州”字的最后一竖带了个钩,让人看着非常别扭。
更让人困惑的是,这两个错字居然高挂66年没有改过来,为什么?
二、兰州站是重要的交通枢纽
兰州,我们都知道,是甘肃省省会,简称“兰”。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。
早在5000年前,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。西汉设立县治,取“金城汤池”之意而称金城。
古时候这里就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之一。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,始称兰州。
2012年8月28日,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、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——兰州新区,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逐步向西延展,兰州的交通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和战略作用等更加凸显:
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,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, 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、物流中心和科研教育中心,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,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,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。
三、“兰州”错字闹了大笑话?非也!
那么,在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会出现火车站名出错的谬误?这两个字真的是错字吗?我们且来看兰州火车站“兰州”两字的由来:
1、从汉字演变上来说,“兰”字的演绎来自于“蘭”,指香艸也,从艸闌聲。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大力推行简化字,1964年发布《简化字总表》,一直到1986年重新发布时,还对其中个别字做出调整。
也就是说,在这个时期内,我国通行的简体字尚处于不断定型的过程中,“兰”字之哪横长哪横短,“州”字是否加个竖勾,在六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里还不作为最终的书写标准。
2、从汉字书写魅力上来说,这两个字出自甘肃天水籍著名书法家张邦彦先生。懂书法的人都知道,我国书法流派甚多,字体有别,且不同的书写者有着不同的魅力表达。
“兰州”这两个所谓的错字,就是张先生书写别具一格的地方,是书法中可以包容和认同的魅力。
3、从历史文化背景上来说,兰州是一座历史文明古城,我们的母亲河——黄河穿城而过。
为了凸显黄河的重要性和这个城市不一般的气势,书写者在写“兰州”两字时,特意拉长“兰”字的第一横,并给“州”字带上勾,将这两字立在楼顶,气势立即就出来了。
作为兰州来说,有以农耕文明为核心内涵的黄河文化,有以多民族共融而共生的民俗文化,有以丝绸之路为发端而摧生的以佛教为主体的丝绸之路文化。
如今的兰州,依靠古老的文化底蕴,催生了更加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张力。这种张力也表现在对兰州站“错字”多年的坚持和包容性上。
另外,从生活习惯上来说,不论这两个字是否出错,其出现的背景怎样,它巍然立在那里66年,已经成为城市地标,成为兰州一大特色,很多人也早就看习惯了,真要换掉,恐怕还不习惯吧?
亲爱的朋友,你对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呢?欢迎留言,一起讨论!
举报 -
举报